供应链金融:在产业链上发掘信用空间
2010年11月15日 13:56:10
在金融危机阴霾渐渐远去、经济开始复苏的趋势下,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依然是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9月底“北京银行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论坛上海站”,你就能看到,无论是政府、金融监管层、银行业,还是中小企业本身以及在上下游链条上与中小企业有大量业务合作的核心客户,对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都有着极大的渴望和需求。
供应链金融摆脱了陈旧的信贷理念,在现有信贷制度框架下为原本缺乏信用资源的中小企业找到了新的利润来源,实现银行、核心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多方共赢。在论坛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谈伟宪、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念、政策和思路,他们对供应链金融寄予厚望,希望以此带动刺激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
论坛上,北京银行与百联集团旗下的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与上海市福建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银行还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众道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签署战略伙伴协议,三方作为合作伙伴将在供应链金融中厂商银储、银行承兑汇票等方面开展全面的互惠互利合作。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谈伟宪
差异化竞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在讲小企业服务之前,我先讲讲上海整体的贷款结构。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银行业总资产达到6.4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2万亿元。上海银行业的贷款曾经是“三三七七”结构:即30%的贷款集中在房地产、30%集中在政府融资平台,合计60%;70%的贷款是中长期贷款,70%的贷款集中于大企业。这种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各类商业银行没有进行差异化经营。中国的银行虽然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重大伤害,但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大银行和小银行贷款结构差不多。
目前,在上海地区工商部门登记的企业有50万户左右。能够得到贷款的大概11万户,只有20%左右。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左右,新吸纳的就业人口大概是全部就业人口的83%。从2007年,银监会要求各银行成立相应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但对小企业贷款做得还是不够充分。
为了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银监会出台了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指引,从建立六项机制的角度引导商业银行做大做实,做好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做好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我有以下三点想法:
第一,了解你的客户,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小企业融资为什么比较难,关键就是银行不了解小企业。要做好小企业的融资,银行要沉下心来,低下头来好好听一听小企业的需求和特点。小和大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小企业经过银行的培植可能是将来的大企业,对企业和银行来说是双赢的。
第二,银行要差异化经营。目前银行都是同质化竞争,都做大项目、大企业、大贷款,要改变这个格局。浙江有几家小银行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就做小企业,但这样的银行实在是太少。现在154家城商行中如果有1/3能够战略转型,也就有将近50家银行是专做小企业了。
第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做好小企业贷款,不是银行一家能做到的,包括小企业本身的管理运行要规范,社会信用环境要改善,担保、抵押机制要完善,上下游供应链要清晰。企业其实也一样,业务不专一,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产业定位不清晰,银行就没法给予贷款了。要做好小企业融资,是需要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社会、企业共同来合作。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
稳扎稳打快发展,快链天下求共赢
第一,国内银行业及经济界应高度关注供应链金融加速发展态势。供应链金融产生于1803年,最早叫物流金融。近几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发展很快,尤其是北京银行,不仅有自己的产品,而且注意面向银行业界和经济界宣传推广供应链金融业务,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两次论坛,今后在其他城市还将有类似的宣传活动。我以为,国内银行业及经济界应高度关注供应链金融加速发展的态势,举办这样的活动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第二,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围绕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对其他金融创新有借鉴意义。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相比有很多创新:一般贸易金融授信关注点是单个企业的信用记录,而供应链金融关注的是贸易的相关性、产业的关联度、上下游企业的整体情况;一般贸易金融融资对象是单个企业,而供应链金融是一条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一般贸易融资主要客户是大企业,而供应链融资对中小企业也能够提供融资;在服务方式上,一般贸易金融是一个环节的服务,而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系列的、多个环节、连续性的服务;此外供应链金融还有一些信息、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
不仅如此,供应链金融还对其他金融创新有借鉴意义。首先是“1+N”——通过一个核心企业去链接N个上下游的企业。“1+N”构建起一个信用平台,起到了“增信”效果;其次,供应链金融把存货、订单、应收账款等潜在抵押品的价值挖掘出来;第三,供应链金融综合运用信用证等成熟金融工具,重新包装组合而构成新的金融产品。我认为凡是真正围绕实体经济的创新不存在过度的问题,而是多多益善。供应链金融就是这样一种金融创新。
第三,供应链金融包含多方利好。今天会议的主题词——“快链天下、联手共赢”表达非常到位,供应链金融能够带来多方利好:对银行来说,可通过核心企业过滤客户,即通过一个优质客户带动、培育更多的优质客户;对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可使上游供应更稳定和持久,它同时也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得了一种金融资源,成为它跟上下游企业进行交易的一张新牌或者砝码;对于中小企业,它们的劣势在于不能提供充足的抵押物及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通过供应链这些劣势得到弥补;对物流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能够创造物流金融,国际上很多大的物流公司如UPS等都有自己的物流金融,同银行进行合作也为它们提供了价值。
第四,供应链金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只有稳扎稳打才能稳健持续快发展。首先从物流来说,供应链金融虽然不局限于物流,但是它毕竟是从物流开始的,物流总值近年来年均增长达到20%,2009年物流总价值为108万亿元人民币。另外,我国中小企业总资产中大约有60%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据调查,全国应收账款约为15万亿元,以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作质押的供应链融资市场潜力巨大。这些就是潜在的抵押品,只是没有相应的金融设计和方案使其得到充分利用。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到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前景是多么广阔!
还有,最近人们关注物联网的发展,其对物流行业将带来革命性变革,由此对供应链金融的正面促进作用不可低估。我猜想,借助物联网,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供应链金融,或者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供应链金融,可能大有作为。
但是,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稳扎稳打,否则也可能搞砸。另外,银行要了解自己客户的业务,不是单个的客户,而是整个链条上的客户,对整个产业以及它的链条都要进行研究,对上下游、1和N的关系必须要研究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彼就是这个链条的上下游以及1和N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搞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