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经营贷款业务审查
2009年9月11日 15:13:11
由于个人投资经营贷款业务属于一种经营性贷款,介于个人消费贷款和公司贷款的中间地带,它是指银行向自然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发放的用于解决其投资经营和生产过程中正常资金周转需要的贷款业务。其特点是借款人流动性大,还款能力不稳定,市场的景气程度、经营者的能力和道德品质、宏观上的不可抗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借款人的经营严重亏损而难以如期还款,且银行较难全面掌握借款人及市场的相关信息,因而此类贷款的潜在风险较大。另外,个人投资经营贷款业务与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相比,前者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更易出现。
一、借款人风险的控制
1、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贷前审查。审查要点包括:
(1)借款人的品德。调查借款人的品德是为了分析其偿债意愿。如果借款人具有还债能力,但其人品质恶劣,道德水平低下,银行就很难指望他能够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另外,如果借款人申请接口的目的是为了诈骗,那么无论他有多强的偿债能力,银行都可能遭受损失。因此,对申请人偿债意愿即个人品格的审查是消费贷款信用分析的重要一环。
(2)借款人收入的真实性。借款人的经济偿还能力是指借款人用未来收入或财产偿付贷款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反映在借款人的职业与收入、财产状况、债务状况三个方,其中职业与收入是主要方面。由于个人投资经营贷款面对的客户群多数是个体经营者,通常无法提供合法的收入证明,信贷员应当要求借款人提供纳税证明、营业执照、章程等材料,同时要审核借款人所从事行业的风险
性,评估其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收入水平。
(3)贷款用途。审核贷款的用途是否真实合法,防止借款人欺骗银行,套取贷款。信贷员在审核借款人借款用途时,应要求借款人出示有关资金用途的证明,如营业执照、购销(买卖)合同、承包合同、发票等,对风险大的投资不予受理,从根本上规避贷款风险。
(4)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对于投资经营贷款,信贷人员要对借款人从事的经营行业进行认真调研,对其经营现状、发展前景、平均利润率等做深入的调查分析,要对贷款项目进行认真评估,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降低个人还贷过程中因资金周转困难出现的暂时性逾期。要调查了解借款人的净资产状况,对借款人从事的投资经营业务风险把握不足时,信贷人员应亲自到借款人公司或店面去实地考察,从公司的规模、固定资产、设备、所处位置等分析出借款人实力及经营状况,这对防范客户的信用风险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要加强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经营情况的监控,防止借款人挪用银行资金进行投机或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借款人有非法转移资产和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3、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案、个人社会保险、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个人可支配的用于抵押的资产等信息组成。建立一个全社会共享、公正的个人资信咨询网络,是防范个人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
二、担保风险的控制
1、银行应当对借款申请人提供的抵(质)押物做彻底审查,必要时到房管局或土地局做进一步调查,确保抵(质)押物的真实性;要对抵(质)押物进行登记或冻结,确保抵(质)押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限制以房龄较长的房产作为抵押物,慎重对待开发商回租的店面,原则上不以非独立店面作为贷款的抵押担保。
2、严格执行贷款抵押的估价制度,合理评估抵押物价值,根据风险度确定抵押率。经办人员除应依据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书判断抵押是否足值外,还应该从多方面考虑抵押物的抵押值和变现能力。如结合城市的规划,选择地段良好并且可增值的住房、商铺、商业住房等进行抵押。
3、必须在办妥抵押登记后放款。在签订担保合同前,信贷人员要仔细核对抵押人身份和婚姻状况,确保抵押合同的有效性。要特别关注是否有潜在的共有权人存在,对未婚证明、离婚未再婚证明、涉外婚姻证明应严格把关,杜绝因遗嘱共有权人签字而造成的抵押无效。
三、操作风险的控制
1、根据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细化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同意规范合同文本。
2、合理设置机构,充实信贷人员,加强人员培训。
3、切实健全“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权分明“的个人授信管理体制,垂直建立个人授信尽职调查和集体评审机制,规范个人授信业务审批程序,完善内控机制,实现业务前后台的分离。对新业务经办资格、新各作项目和单笔贷款的授信授权进行严格管理。
4、实施统一授信,防范欺诈性多头贷款。一个客户可能在一家或几家金融机构借多种个人贷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及旅游、教育等不同目的,同时,其家庭其他成员同样可以多头贷款,这就可能出现信用总量远大于家庭承受能力的情况。为了防范多头贷款风险,就需要对客户家庭进行统一授信。银行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开展客户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财产和负债的全面核查,以确定一个自然人家庭的总授信额度,对自然人家庭消费贷款实行余额控制。
5、加强对经济环境、地区状况、市场走向、行业发展的分析研究。
除此以外,银行还要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监控信贷资金的使用,防止借款人挪用贷款。建立定期访问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和对不良贷款的管理,以避免银行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