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言信诚仓储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中心

罗传银:中国为何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009年11月20日 10:31:56
  

        随着奥巴马结束了对中国的首次正式访问,人民币的汇率再次成为检验中国和美国谈判的焦点。在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近20%,但随着金融危机加剧,为了保护出口企业,政府重新实施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中国为何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一、中国不会放弃出口部门的贸易优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期世界贸易配置将出现重大的调整,使中国的外需经济有一个重新参与配置的过程。
        整个金融危机时期,在中国出口下滑约20%,很多制造商被迫关张的这样一年,中国尤其不愿意人民币走强,这会降低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在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可能会破坏脆弱的复苏趋势,不仅是中国,还包括美国。此至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增长有一半是受到政府财政刺激措施的推动,而不是私营部门需求的推动,此外出口反弹也做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目前还未能真正从外需经济彻底地向内需转移,许多的中小企业还很脆弱,企业节能减排、更新换代的能力不强,因此看来中国目前不太可能愿意将出口贡献的经济增长置于货币升值的风险之下。最根本的原因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时机尚未到来。
        二、中国是一个生产而非消费导向的国家。中国想成为世界一流的生产国。它还是想在先进技术的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世界制造的工厂。虽然美国希望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领先地位,但美国经济却是消费而非生产导向的。
        目前中国经济继续以当前或接近当前速度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好处也能惠及中国13亿消费者,中国将会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市场。虽然中国将有十多亿部轿车在行驶,中国将成为家用电子产品、服装、家用电器以及几乎所有其他产品的全球最大市场。
        但事实却是,中国的生产能力持续飙升,经济增长中属于消费者的部分却在不断下降。去年,个人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而10年前的这一比率接近50%。与此相反,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年间却由35%提高到44%。
        因此,中国需要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并恢复对中国进口增长。否则,中国将很难维持其经济复苏势头。这是中国目前不愿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第二个关键原因。如果人民币走强扼杀了中国出口行业复苏,可能会削弱中国整体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三、最重要原因是中国有大量的第一产业人员需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中国城乡人口转移的过程还未能结束。从经济方面讨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外国人的就业,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本国人的就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对就业产生以下效应:
        (1)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会导致就业发生“U”型变化,开始将导致就业总量减少,在经过较长的时间后,会导致就业总量增加;(2)在宏观经济前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名义汇率升值和继续保持低估,并不能对中长期就业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率造成显著的影响,但对中长期就业结构的配置产生影响;(3)不同的汇率政策安排对就业的传导机制是不一样的,对宏观经济其他目标作用也不相同,最明显的区别是,名义汇率升值有利于物价水平稳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但会减少就业量。目前这种时机生存的环境还未能到来:
        目前,美中两国社会都受到了生产和消费脱节的威胁。在中国,由此造成的威胁是大量农民返乡和社会不稳。在美国,则是旷日持久的就业和企业盈利低迷,如果再加上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影响,有可能造成政治方面的负面冲击。
        中国政府也想在中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它将继续依赖出口。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国贫困人口从乡村涌入大城市,以寻求报酬更高的工作。如果他们不能如愿,农村无法吸收社会陷入严重无序状态。即使要付出补贴外国买家的代价,中国也更愿意在出口行业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愿让人民币升值从而承受国内出现就业岗位短缺的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汇率支持的出口政策其实是一种就业政策,其目的是要维持社会秩序。中国继续让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当美元下跌时,中国为维持人民币与美元间的固定汇率,会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买入美元,中国会为此付出巨大成本,但出于本国产业和就业政策的考虑,中国认为付出的成本是值得的。
     虽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前景也非常诱人,将增加国内消费、推动中国经济摆脱出口依赖;允许人民币升值还将有助于提高居民购买力,增加劳动收入的比重,并为重新调整投资提供正确的激励。还会为外需型的经济转向内需性的经济做条件,总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好处多多,但是中国不想失去在世界市场的上制造商的地位,目前需要尽可能的恢复外向型经济的实力,寻求世界市场的重新配置,尽管这种进展在金融危机后期表现非常困难。
        中国企业正将不断增长的利润用于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开办工厂、添置设备以及引进新技术。中国的6,000亿美元经济刺激支出一直着力于进一步扩大产能而非增加消费。那么,如果增加的产能无法被中国消费者消化,它们又会去哪里?这部分产能将转化为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净出口。
        但同时,中国又在放出信号,中国央行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去了承诺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说法,并补充道,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时,会考虑主要货币走势变化,而不仅仅是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人民币升值和就业的“U”时期一定会到来。
 

Copyright@2003-2024 浙江言信诚仓储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47947号-1